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 2024, Vol. 13 ›› Issue (4): 306-310.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4.04.008
张彪1, 窦亚龙1, 杨军林2
ZHANG Biao1, DOU Yalong1, YANG Junlin2
摘要: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并分析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术后腰背疼痛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3例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PKP组(n=70)和PVP组(n=6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3个月Cobb角、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及术后3个月腰背疼痛发生率],采用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腰椎功能。133例患者术后有40例(30.08%)发生疼痛,分析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术后腰背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PVP组与PKP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的VAS评分、术后3个月Cobb角、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及术后3个月腰背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SF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SFI、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腰背疼痛患者和腰背疼痛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方法、骨折部位、麻醉方式、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其他基础疾病、合并软组织损伤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腰背疼痛患者和腰背疼痛患者术前的骨密度(BMD)、Cobb角、合并糖尿病、VAS评分和既往骨折史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BMD、术前Cobb角、合并糖尿病以及既往骨折史为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均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其中术前BMD、术前Cobb角、合并糖尿病以及既往骨折史为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此类患者需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术后腰背疼痛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