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1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6-28 上一期   
    封面和目录
    2025年第14卷第2期封面和目录
    2025 (2):  0-0. 
    摘要 ( 31 )   PDF(1695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末端牵引式与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侍伟伟, 靳令经
    2025 (2):  101-10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01
    摘要 ( 73 )   PDF(619KB) ( 83 )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以及中风、创伤性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攀升,上肢康复需求日益迫切。传统康复手段受限于治疗师资源短缺、治疗强度与效果难以量化等问题,而上肢康复机器人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方向。本文系统综述了末端牵引型和外骨骼型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梳理了两类机器人的技术特点、临床疗效及应用场景。研究发现,上肢康复机器人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展现出积极潜力,在短期和长期康复治疗中均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缺乏可与传统康复方法进行对比的大规模、长期研究数据支撑。目前,该领域面临设备成本高昂、操作复杂、临床验证不足等挑战。未来,亟须通过人工智能、生物力学与传感器技术的交叉融合,提升康复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适应性和经济性,开发更贴合患者需求的人性化产品,从而推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切实提高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康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及外科意义
    黄莉, 汤筱芳, 孟聪, 鲍勇, 柳俊
    2025 (2):  107-112.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02
    摘要 ( 35 )   PDF(718KB) ( 34 )  
    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康复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与外科干预需求的潜在关联。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在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单侧偏瘫下肢痉挛患者60例(研究组)及健康志愿者60名(对照组),应用SWE技术测量对照组及康复治疗前后研究组的腓肠肌杨氏模量(YM)值,同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研究组康复治疗前后的下肢肌力。研究组完成治疗后,根据患侧治疗前后腓肠肌YM值变化情况分为预测手术组(患侧YM值均>健侧50%,需二次干预)和保守治疗组(无需二次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YM值。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腓肠肌的YM值显著降低[(63.45±19.92) kPa vs (48.32±19.83) kPa,P<0.05],MAS评分显著改善[(2.35±1.02)分 vs (1.50±1.23)分,P<0.05]。YM值与M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0,P<0.05)。预测手术组(22例)治疗前YM值为(78.35±14.18) kPa,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38例)的(46.19±18.40) kPa (P<0.05)。结论 SWE技术可定量分析卒中后下肢痉挛的康复疗效并预测治疗需求(治疗前YM值高的患者更易被建议外科手术干预),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客观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生物活性陶瓷iRoot BP Plus治疗儿童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折行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研究
    邱萌, 刘富平
    2025 (2):  113-11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03
    摘要 ( 38 )   PDF(618KB) ( 84 )  
    目的 探究生物活性陶瓷iRoot BP Plus治疗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折行牙髓切断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5年1月82例儿童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折行牙髓切断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儿采用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盖髓,观察组41例患儿采用生物活性陶瓷iRoot BP Plus盖髓,比较各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疼痛症状、变色情况、根管长度、根管壁厚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1、3、6个月,观察组疼痛症状与变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根管长度、根管壁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折行牙髓切断术中采用生物活性陶瓷iRoot BP Plus盖髓,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减轻疼痛症状与变色情况,有效改善根管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急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创伤性跟骨骨折对患者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何祎, 唐杰
    2025 (2):  117-121.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04
    摘要 ( 38 )   PDF(670KB) ( 45 )  
    目的 探讨3D打印结合急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创伤性跟骨骨折对患者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创伤性跟骨骨折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X射线辅助下的急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3D打印+急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在术前、术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应激指标、影像学参数及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差异。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 d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皮质醇(Cor)均提高,但观察组的提升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术后1周的Bohler角与Gissane角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跟骨宽度与跟骨长度在手术前与术后1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的跟骨高度均显著大于手术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结合急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创伤性跟骨骨折患者,有利于使临床医生熟悉手术操作,从而减少术后炎症因子和应激反应,改善影像学参数与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对比分析
    王复超, 赵延清, 张燕, 夏德涛, 朱军, 夏海, 孙英华
    2025 (2):  122-125.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05
    摘要 ( 40 )   PDF(634KB) ( 72 )  
    目的 探讨挤压螺钉固定和带线锚钉捆扎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LHBT)断裂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接受挤压螺钉固定治疗的75例肩袖损伤合并LHBT断裂患者作为螺钉组,选取同期接受带线锚钉捆扎固定治疗的75例肩袖损伤合并LHBT断裂患者作为锚钉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3、6、12个月)VAS、UCLA、ASE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螺钉组VAS评分显著低于锚钉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UCLA、ASE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锚钉组(P<0.05);两组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固定方式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挤压螺钉固定能够更好地控制术后早期患者疼痛情况,带线锚钉捆扎固定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故临床应依据具体情况择优而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IPS联合信迪利单抗在胃癌腹膜转移转化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钟新强, 陈康
    2025 (2):  126-13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06
    摘要 ( 38 )   PDF(691KB) ( 42 )  
    目的 探究新辅助腹腔内联合全身化疗(NIPS)联合信迪利单抗在胃癌腹膜转移转化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胃癌腹膜转移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NIPS治疗,观察组采用NIPS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CA19-9与癌胚抗原(CEA)和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随访6个月期间生存情况和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0.73%(29/41),高于对照组的48.78%(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CA125、CA19-9、CEA以及VEG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随访期间,相比于对照组41.46%(17/41)的生存率,观察组为65.85%(27/41),明显更高(P<0.05);两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S联合信迪利单抗在胃癌腹膜转移转化治疗中显示出较高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安全性,为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甲蓝复合制剂近端肋间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李剑冰, 陈德志, 李惠娜, 徐峥
    2025 (2):  131-13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07
    摘要 ( 24 )   PDF(656KB) ( 53 )  
    目的 研究亚甲蓝复合制剂近端肋间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开胸食管癌手术的近端肋间神经阻滞提供多种方案。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行开胸食管癌手术治疗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全麻,试验组采用全麻联合亚甲蓝和罗哌卡因复合制剂近端肋间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手术过程中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术后胸部并发症(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情况;术后1、3、7、15 d,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手术过程中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出现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胸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VAS评分方面,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甲蓝复合制剂近端肋间神经阻滞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可有效降低胸部并发症,并降低患者手术后的疼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泊酚与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在胃肿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应用的比较
    袁波, 吴靦, 孙各琴, 刘玲
    2025 (2):  135-138.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08
    摘要 ( 41 )   PDF(632KB) ( 45 )  
    目的 探讨环泊酚联合阿芬太尼在胃肿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行胃肿物ESD治疗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环泊酚麻醉组(试验组)和丙泊酚麻醉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丙泊酚2 mg/kg、阿芬太尼20 μg/kg、顺阿曲库铵0.15 mg麻醉诱导,丙泊酚5 mg/(kg·h)、阿芬太尼0.5 μg/(kg·min)麻醉维持。试验组采用环泊酚0.4 mg/kg、阿芬太尼20 μ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诱导,环泊酚1 mg/(kg·h)、阿芬太尼0.5 μg/(kg·min)麻醉维持。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躁动评分;监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与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结果 入室时(T0)两组NIBP、HR、SpO2、PetCO2无明显差异(P>0.05);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拔管后(T3)时刻NIBP、HR、SpO2明显下降,PetCO2上升,且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NIBP、HR、SpO2显著较高,PetCO2显著较低(P<0.05)。出室时(T4)NIBP、HR、SpO2上升,PetCO2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入室时(T0)两组NE、Co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诱导后(T1)、出室时(T4)两组NE、Cor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试验组NE、Co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胃肿物ESD术中环泊酚联合阿芬太尼可以有效抑制血流动力学波动,下调NE、Cor的表达,缩短患者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减轻患者躁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泊酚协同瑞马唑仑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及应用剂量分析
    张海梅
    2025 (2):  139-14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09
    摘要 ( 54 )   PDF(739KB) ( 46 )  
    目的 观察环泊酚协同瑞马唑仑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治疗效果及探索其合适的应用剂量。方法 选取2024年2月—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受试者8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A1~A3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瑞马唑仑(0.3 mg/kg)进行麻醉诱导,A1、A2、A3组分别采用0.20、0.25、0.30 mg/kg环泊酚联合瑞马唑仑(0.15 mg/kg)麻醉诱导,对比四组的麻醉诱导时长、胃肠镜检时长、苏醒时长、定向力复原时间、心率、血压、血氧饱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2组镇静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1组(P<0.05),与A3组无明显差异(P>0.05);A2组胃镜检查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和A1组(P<0.05),与A3组无明显差异(P>0.05);A2苏醒时长和定向力复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和A3组(P<0.05),与A1组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心率在诱导开始到睫毛反射反应消失时(T1)、胃肠镜检查开始时(T2)较预麻醉开始前5 min(T0)均明显降低(P<0.05),且A2组心率降低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1组和A3组(P<0.05),A3组手术结束时(T3)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1组和A2组(P<0.05),对照组、A1组、A2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T1、T2血压均较T0明显降低(P<0.05),且A2组血压降低幅度均明显低于A1组和A3组(P<0.05),A3组T3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1组和A2组(P<0.05),对照组、A1组、A2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T1、T2血氧饱和度均较T0明显降低(P<0.05),A3组血氧饱和度降低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1组和A2组(P<0.05),A3组T3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1组、A2组(P<0.05),对照组、A1组、A2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A2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0%、A1组的12.00%及A3组的13.00%(χ2=11.408,P<0.05)。结论 环泊酚0.25 mg/kg联合瑞马唑仑0.15 mg/kg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可发挥与高剂量时相同的镇静效果,有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不会对其呼吸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水泥固定半髋关节置换术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影响
    梁火生, 袁茜, 唐广军
    2025 (2):  144-148.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10
    摘要 ( 23 )   PDF(656KB) ( 38 )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水泥固定半髋关节置换术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的70例行骨水泥固定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施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施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T0)和麻醉起效5 min时(T1)的中心静脉压(CVP)水平、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肌松效果、镇痛效果、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的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T0时,两组患者CVP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T1时,观察组CVP水平有所升高,但与T0时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CVP水平则明显降低,显著低于T0时(P<0.05)。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对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药物用量、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肌松效果及镇痛效果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的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骨水泥固定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施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且能有效保障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降低其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谵妄的影响
    谢智雄, 陈良贤
    2025 (2):  149-152.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11
    摘要 ( 35 )   PDF(636KB) ( 48 )  
    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9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奇数)、观察组(偶数)各46例。对照组实施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实施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各项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 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导管拔管时,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0.5、2、6、12、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可稳定生命体征,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症状,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复发风险因素探究
    王珏, 韦剑波
    2025 (2):  153-15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12
    摘要 ( 46 )   PDF(1884KB) ( 33 )  
    目的 探究和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复发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年,术后半年造影一次,1年后再造影一次,检查动脉瘤是否复发,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1例)和未复发组(29例),对比两组患者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瘤颈分型、Raymond分级、治疗后是否吸烟/饮酒等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复发风险因素,根据复发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动脉瘤位于前/后循环的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动脉瘤直径5~6 mm占比、宽颈型瘤颈占比、Raymond分级Ⅱ~Ⅲ级占比、治疗后吸烟率和饮酒率均高于未复发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瘤颈分型、Raymond分级、吸烟、饮酒是导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引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有动脉瘤直径、瘤颈分型、Raymond分级、吸烟、饮酒等。建议对动脉瘤直径较大、瘤颈分型为宽颈、Raymond分级高的患者术后定期复查,并及早干预,并告诫患者术后应避免吸烟、饮酒,以降低病情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医揿针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万迎芳, 孔祥东, 姜淼, 沈建良, 王倩倩, 许金衡祎, 杨其良
    2025 (2):  157-161.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13
    摘要 ( 36 )   PDF(711KB) ( 83 )  
    目的 探讨中医揿针联合一般措施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2月行混合痔剥离套扎术住院治疗的女性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揿针联合应用镇痛的治疗,对照组采用镇痛一般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腹部症状评分及排尿通畅评分、导尿率及有效率。结果 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35),首次排尿腹部症状评分(P=0.040)、首次排尿通畅评分(P=0.04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揿针联合一般镇痛用于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较常规处理措施效果更突出,可有效地提升痔围术期舒适化医疗体验,加速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接骨木康方促进骨质疏松性股骨干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研究
    周海燕, 王庚启
    2025 (2):  162-165.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14
    摘要 ( 24 )   PDF(624KB) ( 40 )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接骨木康方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比接骨木康方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在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情况及功能恢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接骨木康方治疗组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较常规治疗组缩短了约26%,疼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表明,接骨木康方能够有效促进股骨干骨折的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用于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
    江超, 梅郑洲, 吴艳玲, 巫华生, 林美太
    2025 (2):  166-16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15
    摘要 ( 30 )   PDF(719KB) ( 52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用于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TAPP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胃肠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型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用于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折后骨不连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王龙
    2025 (2):  170-17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16
    摘要 ( 26 )   PDF(607KB) ( 39 )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折后骨不连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加用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记录两组骨痂出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骨痂出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前,两组骨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显示成骨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β-CT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BGP和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β-CTX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GP、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治疗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时,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还能减轻疼痛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曹海兵
    2025 (2):  174-17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17
    摘要 ( 43 )   PDF(550KB) ( 44 )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3年12月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FURS,其中肾盂结石13例,肾上盏结石11例,肾中盏结石14例,肾下盏结石1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结石直径≤20 mm有39例,20~40 mm有21例。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4.29±11.71)min,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热11例(18.33%),血尿14例(23.33%),尿脓毒血症1例(1.67%),腰痛5例(8.33%)。所有患者均获随访,53例患者达到清石标准,其中无结石残留39例,有≤4 mm结石残留14例,总的清石率为88.33%;7例未达到清石标准,未清除率为11.67%,其中4例选择行体外冲击波碎石,3例再次行软镜下碎石。肾盂、肾上盏、肾中盏、肾下盏、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期清石率分别为100.00%(13/13)、81.82%(9/11)、100.00%(14/14)、60.00%(6/10)、91.67%(11/12);结石直径≤20 mm、20~40 mm的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2.31%(36/39)、80.95%(17/21),不同部位、不同直径结石的一期清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19个月,无结石复发及肾萎缩发生。结论 FURS治疗上尿路结石,一期清石率高,总体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器械园地
    唯一码标识在牙科手机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沈叶丹, 何欣怡
    2025 (2):  177-18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18
    摘要 ( 26 )   PDF(580KB) ( 39 )  
    目的 探讨唯一码标识在牙科手机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8月—2024年8月新采购的60把牙科手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把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另外30把作为观察组,在使用前进行打码,使用唯一码标识管理。比较两组牙科手机在使用频次、维修追溯完整性、报废率及护理人员管理时间、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牙科手机的使用频次明显多于对照组,维修信息追溯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管理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医护人员对其使用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Р<0.05)。结论 唯一码标识对牙科手机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追溯能够提高管理质量,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并有效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参数监护仪的检定方法及其故障诊断分析
    罗思佳, 沈彧枫
    2025 (2):  181-18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19
    摘要 ( 30 )   PDF(918KB) ( 68 )  
    本文首先阐述了多参数监护仪的临床各类监护功能的工作原理,包括心电信号、呼吸频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原理;随后详细介绍了监护仪的检测方法,即基于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760—2003)和质量控制规范,通过模拟信号对设备性能进行误差分析与功能测试;继而结合医院的维修数据,分析了多参数监护仪在使用中的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具体策略,如通过优化检测流程、加强预防性维护与故障诊断,据此可有效提升多参数监护仪的使用可靠性与临床工作效率,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系统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宋德芳, 邵星, 王勇超
    2025 (2):  187-18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20
    摘要 ( 32 )   PDF(529KB) ( 17 )  
    本文主要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从感知、数据传输、区块链和具体应用方面展开剖析,通过对院内多学科协作和家庭服务追踪的应用分析,展示智慧医疗系统在优化传统医疗服务和构建新型全领域医疗服务管理中的作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Medpor填充物经鼻内镜泪阜切口植入治疗眶内壁骨折的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
    林珊珊, 蔡美施, 郑小敏, 庄丽萍
    2025 (2):  190-19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21
    摘要 ( 21 )   PDF(660KB) ( 40 )  
    目的 探究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填充物经鼻内镜泪阜切口植入治疗眶内壁骨折的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眶内壁骨折伴眼球内陷及复视的患者17例,经影像学确定骨折范围及软组织损伤程度后于全身麻醉下经鼻内镜下做泪阜切口,将凹陷的眶内容物还纳至眶内,并植入Medpor填充物修补骨折部位,评价手术后治疗结果;围手术期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记录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手术后患者复视、双眼突出度差值、眼球运动分级及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有效率为94.12%。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填充物移位以及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手术后3个月,患者结膜组织水肿和眼睑水肿比例均较手术后1周明显降低(P<0.05)。围手术期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8.24%。结论 Medpor填充物经鼻内镜泪阜切口植入治疗眶内壁骨折效果显著,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围手术期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脓毒症患者经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影响血糖检验结果1例报告及护理评判性思维应用
    顾海燕, 张静, 顾佳慧, 许方蕾
    2025 (2):  195-198.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5.02.022
    摘要 ( 28 )   PDF(565KB) ( 60 )  
    脓毒症患者临床需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进行抗氧化、免疫调节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本文报告1例脓毒症患者经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影响静脉血糖检验结果的诊治经历及期间护理评判性思维路径。虽然患者最后的结局很差,但总结的护理管理经验能提高护士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发挥护理质量的前馈控制,使护理质量的提高变得积极而有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