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 2013, Vol. 2 ›› Issue (3): 206-207.
赵泽明,范跃祖,吴周睿
ZHAO Ze-ming, FAN Yue-zu, WU Zhou-rui
摘要: 张女士,53岁,因“中上腹部束带样胀痛一天”拟诊为“急性胰腺炎” 2012年11月底,入我院普外科就诊,各项指标及参数均提示患者为“急性重症胰腺炎”[1-3]。在对其进行积极抢救性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逐渐减轻,但是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指标持续居高不下,均>1 200 U/L。将奥曲肽0.1 mg 每隔6小时 皮下注射一次改为施他宁3 000 μg持续静脉泵推注一天二次,血淀粉酶降至120-140 U/L、尿淀粉酶600~800 U/L;逐渐接近正常。复查上腹部CT后发现在胰腺体尾部出现了假性囊肿,并且随着治疗的进展,有进行性增大趋势,胰腺大量分泌和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及炎性包裹等影像。假性囊肿形成后患者出现腹部膨隆,腹胀、腹痛等症状进行性加重,假性囊肿最大时大小约16×15×14 cm3,对周围的左肾及左肾上腺、胃、十二指肠框部都造成了严重的压迫,导致患者频发呕吐。为减轻这些症状,消化内科医生将费森尤斯卡比三腔鼻肠营养管在内镜下放置于空场上段,这给治疗巨大假性囊肿创造了营养通道和手术条件。在治疗过程中,先后纠正了水电解质平衡、外科营养、控制感染及抑制胰腺分泌。同时给予患者鼓励和心理安慰,消除患者恐慌情绪,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在其患病近4个月住院期间,患者体重未出现明显下降,为后期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