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小儿伸直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小儿伸直型肱骨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式将48例患者分成两组,克氏针组与夹板组,每组24例,克氏针组采取闭合复位后经皮克氏针固定,夹板组采取手法复位后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骨折移位情况, 3个月后肢体功能活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克氏针组无移位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夹板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夹板组的轻度移位,McIntyreⅢa ,McIntyreⅢb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克氏针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克氏针组的优良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克氏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骨折具有术后移位少,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故在小儿伸直型骨髁骨折治疗过程中应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