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海龙, 武彪, 张毅. 乳腺癌术后患者不同局部区域复发对预后的影响[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0, 9(3): 149-153. |
[2] |
吴松龄, 张美泽, 刘佳慧, 詹巧惠. 98例早期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0, 9(1): 6-9. |
[3] |
王永亮, 柴辉, 赵宏卿, 王怀锦, 褚瑞军, 郭思亮, 翟耀君. 他莫昔芬与阿那曲唑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对于骨代谢水平的影响[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9, 8(4): 262-264. |
[4] |
陈蔓青, 吴春山, 佘丹育, 方志潮, 曾灿艺, 许丽珊. 腋窝超声联合亚甲蓝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9, 8(3): 163-166. |
[5] |
陈文晓, 袁超杰, 吴卫文, 罗海岸. 溶脂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分析[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9, 8(1): 40-43. |
[6] |
李燕玲, 刘佩蓉, 庄菊花, 陆伟华, 彭生. 耳穴揿针埋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护理干预[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8, 7(2): 143-145. |
[7] |
张辉, 林孟波, 王金泗, 陈晓耕, 范跃祖, 郑敏辉. 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全乳切除术并一期乳房重建的治疗效果[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8, 7(1): 4-8. |
[8] |
徐明, 谢轶群, 朱佳慧, 黄斌. MiR-155和miR-21在乳腺癌分子亚型诊断中的价值[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 6(4): 229-234. |
[9] |
张辉, 林孟波, 王金泗, 陈晓耕, 范跃祖.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状况的影响[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 6(4): 235-238. |
[10] |
莫永泮, 杨毅. 乳腺外科整形术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价值[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 6(3): 155-157. |
[11] |
张涛 施宝民 王洪 崔乃鹏 林锐 季堃.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阳性时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 6(1): 1-4. |
[12] |
司徒薇薇. 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防范与处置[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5, 4(2): 123-126. |
[13] |
张涛 施宝民 王洪 陈鹊汀 季堃 余松林. 乳腺癌T7 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的构建[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5, 4(1): 9-11. |
[14] |
薛晓芳 王永武. 从一案两鉴结论相左谈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5, 4(1): 68-70. |
[15] |
陈权. 腹部手术后胃瘫处置不当的教训——浅析1起术后胃瘫致死案例[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3, 2(4): 285-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