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6-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 著
    FOLFOX方案与XELOX方案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陈进宝, 邱艳艳, 徐可, 贺雪, 吴宏磊, 曾亦军, 殷佩浩
    2019 (2):  73-8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01
    摘要 ( 481 )   PDF(1849KB) ( 702 )  
    目的 评价FOLFOX方案与XELOX方案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与PubMed等数据库,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共1 614例结肠癌患者,FOLFOX组801例,XELOX组813例。Meta分析显示两种方案在总体应答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总体生存率、无病进展存活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Ⅳ级不良反应中XELOX方案导致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FOLFOX方案(RR=0.2,95%CI 0.08~0.51, P<0.001),而FOLFOX方案导致的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高于XELOX方案(RR=5.47,95%CI 3.42~8.76,P<0.001)。结论 FOLFOX方案与XELOX方案在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方面的疗效相似,但需要注意XELOX方案具有较易发生Ⅲ/Ⅳ级手足综合征的风险,而FOLFOX方案则具有相对易发生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创联合置管吸引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秋雄, 蔡奋忠
    2019 (2):  84-8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02
    摘要 ( 170 )   PDF(849KB) ( 469 )  
    目的 探究微创联合置管吸引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出200例进行研究,以手术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即选用传统开颅清除术、微创联合置管吸引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各100例。评估两组脑神经缺损程度、生活质量,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SS-QoL评分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SS-QoL评分均提升,但研究组以上指标降幅、升幅更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00%、8.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脑出血患者微创联合置管吸引手术治疗,在改善脑神经功能时可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互联网的神经可塑性学习对儿童原发性外斜视术后三阶立体视建立的临床研究
    彭静
    2019 (2):  88-9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03
    摘要 ( 182 )   PDF(746KB) ( 587 )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神经可塑性学习对儿童原发性外斜视术后三阶立体视建立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基于互联网的神经可塑性学习及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对62例患者进行分组:A为训练组,共31例;B为对照组(即非训练组),共31例。将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采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感知觉检查系统进行三阶立体视功能的检查,观察术后半年的立体视恢复状况。结果 术后1周患者三阶立体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神经可塑性学习治疗后患者三阶立体视比较,训练组1阶和2阶立体视的建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三阶立体视无明显提升的患儿明显多于训练组(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神经可塑性学习对儿童外斜视术后三阶立体视的建立有明显帮助,而不进行训练者立体视并没有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
    符润
    2019 (2):  91-9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04
    摘要 ( 204 )   PDF(796KB) ( 483 )  
    目的 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采取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组(n=35,采取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与经泪前隐窝入路组(n=35,采取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相比于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组,经泪前隐窝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评分低(均P<0.05);经泪前隐窝入路组患者临床疗效好于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组(P<0.05);经泪前隐窝入路组并发症率及复发率低于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组(P<0.05)。结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采取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疗效显著,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研究
    张东伟, 杨长青
    2019 (2):  94-9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05
    摘要 ( 191 )   PDF(755KB) ( 447 )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342例,对本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H.pylori阳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43.93%)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组(34.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阳性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54.02%)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组(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ylori感染和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相关,根除H.pylori有可能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精索扭转早期诊断及扭转睾丸术后存活力预测的临床价值
    张兵, 王秀艳
    2019 (2):  97-101.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06
    摘要 ( 161 )   PDF(6876KB) ( 244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精索扭转早期诊断及扭转睾丸术后存活力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精索扭转患者,术前均经CDU诊断,测定患侧与健侧睾丸的最大径、睾丸动脉的最大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分别做比较,并根据其二维超声表现及血流供应情况将患侧睾丸术前活力分为1~4级,根据活力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根据睾丸体积比(C)及CDU检查情况将随访的术后睾丸存活力分为A~C级,A~B级睾丸存活,C级睾丸萎缩。结果 50例精索扭转患者中45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准确率90%。患侧睾丸的最大径[(5.2±1.2) cm]较健侧[(3.6±0.6) cm]大,患侧睾丸动脉PSV[(2.9±1.9) cm/s]较健侧[(7.8±2.2) cm/s]高,患侧睾丸RI[(0.69±0.06)]较健侧[(0.48±0.03)]高(P<0.05)。5例经睾丸扭转切除术切除睾丸,40例经睾丸扭转复位术保留睾丸,A级存活力者20例,术前活力分别为1级8例,2级10例,3级2例;B级存活力者17例,术前活力分别为2级1例,3级16例;C级存活力者3例,术前活力分别为3级活力2例,4级活力1例。CDU预测的睾丸术前活力与其术后随访时的存活力具有明显相关性(r=0.824,P<0.001)。结论 CDU检查对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扭转睾丸复位后存活力的预测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段剥离保留皮瓣法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观察
    徐文晔
    2019 (2):  102-105.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07
    摘要 ( 200 )   PDF(766KB) ( 467 )  
    目的 观察采用分段剥离保留皮瓣法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72例Ⅲ、Ⅳ度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试验组采用分段剥离保留皮瓣法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手术。观察、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局部水肿、愈合时间,手术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率均为100%,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出现肛门狭窄4例,试验组无肛门狭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手术出血量、VAS疼痛评分、局部水肿程度积分、创面愈合时间、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该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痔动脉结扎联合胶圈套扎术治疗老年重度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黄伟, 周阿成, 孔萍
    2019 (2):  106-108.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08
    摘要 ( 181 )   PDF(754KB) ( 560 )  
    目的 探讨痔动脉结扎联合胶圈套扎术治疗老年重度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胶圈套扎术,观察组实施痔动脉结扎联合胶圈套扎术,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度混合痔实施痔动脉结扎联合胶圈套扎术疗效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其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赵玉潮, 陈萍, 余得水, 陈奎
    2019 (2):  109-111.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09
    摘要 ( 181 )   PDF(757KB) ( 494 )  
    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3月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43例)与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43例),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结果 气腹30 min与手术结束时,观察组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及心率值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 d,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通过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有效缓解手术应激反应,且对认知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分析
    段君
    2019 (2):  112-11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10
    摘要 ( 171 )   PDF(753KB) ( 535 )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选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5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腹腔镜组,同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的5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开腹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观察
    永海, 孙永强
    2019 (2):  115-11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11
    摘要 ( 184 )   PDF(756KB) ( 494 )  
    目的 探索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切开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7年12月1日—2019年1月30日期间收治的4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和对照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各20例,对比观察2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外胆管结石实施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通胆管肝囊肿的外科治疗经验
    刘鹏飞, 徐雯, 刘凯, 叶春
    2019 (2):  118-11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12
    摘要 ( 219 )   PDF(735KB) ( 639 )  
    肝囊肿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为囊肿与胆管相通的治疗。本文总结9例连通胆管肝囊肿的外科治疗如肝囊肿空肠R-Y吻合、胆总管引流、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术经验,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程晓颖, 叶锋
    2019 (2):  120-12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13
    摘要 ( 185 )   PDF(1218KB) ( 358 )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进行颅内肿瘤手术且术中采用超声肿瘤定位的63例患者作为超声组,同期选取进行颅内肿瘤手术且术中未采用超声肿瘤定位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理结果、肿瘤切除程度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结果:对照组脑胶质瘤18例,脑膜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转移瘤3例,神经鞘瘤2例,其他1例;超声组脑胶质瘤33例,脑膜瘤13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转移瘤5例,神经鞘瘤4例,其他2例。超声组肿瘤全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KP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超声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中超声可对肿瘤进行实时探查,可显著提高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卫生教育与管理
    临床医学规培生人文素养情况调查分析与研究
    张萌萌, 石胜军, 吴顺强, 林慧, 毕燕龙, 张静, 靳令经, 程黎明, 周祁
    2019 (2):  124-12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14
    摘要 ( 190 )   PDF(768KB) ( 591 )  
    目的 调查分析临床医学规培学生人文素养情况。方法 采用自命题问卷调查的形式,设计了一份针对规培医学生的问卷,调查项目包括对人文素养的基本了解及文史类、医学类、思想政治类、志愿服务类人文素养,调查了本院53名隶属于11个规范化医师培训基地的规培医学生,年龄22~28岁,平均(25.21±1.43)岁。结果 本院规培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的了解得分为(4.0±0.9),了解程度普遍较高;思想政治类、医学类和志愿服务类人文素养水平得分分别为3.596±0.916、3.217±0.682、3.373±1.523,人文素养水平均较强;文史类人文素养得分为2.027±0.743,文史类人文素养水平有待提高。结论 本院规培医学生整体人文素养水平较高,但仍有可提升之处,以期培养出高水平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机械园地
    机械通气应用发展简述
    李潘宇
    2019 (2):  130-13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15
    摘要 ( 246 )   PDF(1050KB) ( 871 )  
    机械通气技术从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需求的提升,机械通气技术已不仅仅局限于满足患者通气需求,而是集成了越来越多的高级通气功能。本文旨在回顾呼吸机工作原理,介绍新型通气模式的应用,更深入地分析机械通气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频电刀的质控检测方法
    严文杰, 郎涛
    2019 (2):  135-13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16
    摘要 ( 248 )   PDF(749KB) ( 1052 )  
    高频电刀是如今医院手术中常用的医疗设备之一,其利用较大功率的高频电流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凝血,临床使用风险等级较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频电刀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为保证高频电刀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需对高频电刀进行定期质量控制检测,提高临床工程师对其质量管理的重视度。本文对高频电刀质量控制检测方法进行探讨,以便工程师能更有效地对其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人工智能机器人在胆胰外科日间手术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吴玲娣, 王伟
    2019 (2):  138-14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17
    摘要 ( 186 )   PDF(741KB) ( 502 )  
    目的 评价人工智能机器人在胆胰外科日间手术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7月—12月经人工智能机器人随访的1 073例胆胰外科日间手术患者资料。观察电话接通率、指标完整采集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6个月内人工智能机器人随访胆胰外科日间手术患者的电话接通率、指标完整采集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达95.62%、83.79%和96.06%。结论 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日间手术患者出院随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管圈在降低患者静脉采血失败率中的应用
    葛琴, 杨皓珺, 杨向东, 金丽晨
    2019 (2):  141-14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18
    摘要 ( 179 )   PDF(964KB) ( 501 )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静脉采血失败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 循环方法,确立“降低患者静脉采血失败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进以后,切实降低了患者静脉采血失败率,从改善前的9.92% 下降至改善后的2.58%,完成了目标设定值2.60%。结论 采用品管圈方法对患者静脉采血质量进行改进,有利于降低患者静脉采血失败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分析
    李群
    2019 (2):  145-14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19
    摘要 ( 165 )   PDF(750KB) ( 545 )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于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405例患者进行研究,收集所有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成感染组204例和未感染组201例,观察两组患者资料情况,对医院感染水平控制和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手术时间、接台手术、切口类型、术前应用抗生素以及侵入性操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手术时间、接台手术、切口类型、术前应用抗生素以及侵入性操作均是造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且手术时间、接台手术、Ⅱ型切口、术前应用抗生素以及侵入性操作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医院感染水平控制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不断总结手术经验并优化和完善相关护理措施,加强护理管理,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吴海玲
    2019 (2):  148-15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9.02.020
    摘要 ( 155 )   PDF(743KB) ( 581 )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0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