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9-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乌司他丁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王飞, 黄海涛, 沈亮, 陆晨希, 仲崇俊
    2018 (3):  153-15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01
    摘要 ( 190 )   PDF(853KB) ( 404 )  
    目的 乌司他丁对不停跳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及心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 40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乌司他丁治疗。分别在治疗前(T0),治疗后4 h(T1)、24 h(T2)、48 h(T3)、72 h(T4)抽取患者动脉血,测定氧分压(PaO2)、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8;分别记录患者的吸入气氧浓度(Fi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观察ICU滞留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差异和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氧合指数(OI,PaO2/FiO2)在治疗后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实验组的IL-6、IL-8、TNF-α,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早期4 h肌钙蛋白I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24、48、72 h,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气管插管时间和ICU滞留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低氧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并可缩短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及ICU滞留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液与附睾结节穿刺标本结核杆菌DNA检测在附睾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左建强, 包建成, 王惠泉, 杨跃军, 郭子臣, 徐伟民, 冯长梅
    2018 (3):  157-15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02
    摘要 ( 176 )   PDF(3001KB) ( 355 )  
    目的 探讨精液及附睾结节穿刺标本中结核杆菌DNA含量检测在附睾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2018年2月诊治的42例附睾结节患者,均行附睾结节穿刺术及留取精液,将标本分为两份分别行结核杆菌DNA检测及涂片镜检结核杆菌,计算结核杆菌阳性率。 结果 结核杆菌DNA检测精液标本阳性率28.57%、附睾穿刺标本阳性率42.86%、组织标本高于精液标本P<0.01;精液标本与附睾穿刺标本结核杆菌涂片检测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可疑附睾结核患者的精液及附睾结节穿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核杆菌DNA含量,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期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和内侧副韧带修补的疗效分析
    王家骐, 张鹏, 王树青, 张英琪
    2018 (3):  160-16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03
    摘要 ( 211 )   PDF(3870KB) ( 503 )  
    目的 探讨一期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和修补内侧副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2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断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上止点Ⅲ度损伤患者,男21例,女11例;年龄21~53岁,平均(33±8.4)岁;受伤到手术时间为16~21 d,平均(19±1.9) d,一期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PCL、自体肌腱(半腱肌,或和股薄肌)重建ACL;锚钉修补MCL。 结果 27例患者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7.8)个月,末次随访行轴移试验均阴性,Lysholm 评分、Tegner 评分及IKDC 主观评分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 一期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和内侧副韧带修补具有治疗周期短,能早期功能锻炼,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等优点,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3D打印的个体化钛修复体对幼兔颅面骨发育的研究
    张毅, 王蕾, 孙卫兵, 王天乐
    2018 (3):  165-16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04
    摘要 ( 170 )   PDF(8898KB) ( 163 )  
    目的 本研究拟运用3D打印技术预制新西兰兔颅面骨个体化钛合金修复体,在进行颅骨缺损精准修补后,探讨钛网植入是否干扰新西兰幼兔颅面骨的生长和发育。方法 12只幼年新西兰兔被纳入研究,制备颅骨缺损模型,通过螺旋CT薄层无间距扫描获得断层数据,构建三维颅骨立体模型,利用3D辅助技术进行修复体的三维模型制造,结合重建模型,利用个体化钛修复体及钛钉固定进行颅骨缺损修补。在钛修复体植入手术后16周时处死兔子,留取标本,通过逐层分离、剥除充分暴露颅骨面,测量双侧各骨性标记点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钛修复体植入侧额骨眶部发育较对侧显著迟缓(P<0.05);植入侧颅骨长径明显短于对侧(P<0.01);左右两侧颅骨的高度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修复体植入处术前、术后各骨性标记点距离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个体化钛修复体及钛钉固定修补幼年新西兰兔缺损的颅骨后,阻碍了修补侧颅面骨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修补侧及对侧颅面骨的不对称畸形发育。在临床中运用钛网进行儿童及婴幼儿颅骨缺损修补时需慎重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王军, 冯树开, 徐托, 冯淑娟, 王石花
    2018 (3):  170-17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05
    摘要 ( 181 )   PDF(777KB) ( 433 )  
    目的 探究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82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分为下缘组和常规组,每组41例。下缘组给予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行肿瘤切除术,常规组给予放射状手术切除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总满意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下缘组手术时间和瘢痕VS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缘组总并发症率为(21.95%)与常规组总并发症率(19.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缘组总满意程度(90.24%)优于常规组(68.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多发性纤维瘤行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治疗显著,且患者对术后瘢痕以及乳房美观程度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吴海峰, 张子华, 李恒建
    2018 (3):  174-17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06
    摘要 ( 185 )   PDF(776KB) ( 433 )  
    目的 观察比较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以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为观察组、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该两组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异;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 h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 对 25.0%,P<0.05)。两组术后随访1年,均无疝复发。结论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较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疗效可靠,安全、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
    徐龙帅
    2018 (3):  178-18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07
    摘要 ( 189 )   PDF(824KB) ( 389 )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2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开腹修补术治疗的2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作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48 h CRP、WBC和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5%对20%;χ2=4.11,P<0.05)。结论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和应激反应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
    陈利, 张国波
    2018 (3):  181-18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08
    摘要 ( 194 )   PDF(827KB) ( 402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PIH)患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3月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55例PIH患儿作为腹腔镜组,同期选取进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183例小儿PIH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半年内复发率。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9.75±1.24) min对(25.16±1.63) min]、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19.12±2.17) h对 (28.24±3.46) h]及住院时间[(3.21±0.87) d对 (5.13±0.95)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出血量[(3.12±0.64) mL对 (10.63±1.71) mL,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8%对8.20%,χ2=13.3244,P<0.05)]、复发率[(0.00%对 2.73%,χ2=4.8345,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中药组方加内镜干预综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杜慎华
    2018 (3):  184-18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09
    摘要 ( 199 )   PDF(765KB) ( 430 )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每组70例。Ⅱ组接受常规治疗、外科微创综合治疗;Ⅰ组在Ⅱ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组方。对比两组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首次自主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 结果 Ⅰ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首次自主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Ⅱ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亦低于Ⅱ组。结论 早期采用中药组方及内镜干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切术与电灼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效果分析
    顾擎, 赵晳萍, 王锡智
    2018 (3):  187-19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10
    摘要 ( 192 )   PDF(778KB) ( 457 )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与电灼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2例行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对照组),70例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及疗效的差异。 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排尿次数及尿急次数较术前均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24 h排尿次数及尿急次数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电灼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症状缓解率较电切组缓解率高,但电切组术后半年症状总缓解率较电灼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Survivin、P53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各组术后阳性率较术前均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Survivin、P53水平更低(P<0.05)。结论 对于女性腺性膀胱炎而言,采取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刺加艾灸关元穴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郭颂铭, 沈群, 童红斌
    2018 (3):  191-19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11
    摘要 ( 207 )   PDF(764KB) ( 724 )  
    目的 观察针刺加艾灸关元穴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为混合痔手术后临床尿潴留的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315例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5例用针刺加艾灸关元穴法治疗,对照组150例用新斯的明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时间。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结论 针刺加艾灸关元穴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率高,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湿润烧伤膏对肛瘘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安全性分析
    曾科, 温志雄, 袁德汉, 唐华中
    2018 (3):  194-19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12
    摘要 ( 202 )   PDF(775KB) ( 623 )  
    目的 探究湿润烧伤膏对肛瘘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肛瘘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50例治疗1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50例治疗2组采用凡士林油纱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满意度及安全性的影响。 结果 治疗1组在肛门疼痛评分[(2.97±0.25)分]、创面渗液时间[(8.12±0.81) d]及愈合时间[(16.57±1.52) d]上显著低于治疗2组[(4.63±0.44)分、(12.63±1.57)d、(24.77±2.53)d,(t=23.195、18.052、19.645,P<0.05],治疗1组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治疗2组(14.00%, χ2=4.891,P<0.05),治疗1组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治疗2组(84.00%, χ2=5.983,P<0.05)。结论 将湿润烧伤膏应用于肛瘘患者时,不仅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还能减轻疼痛,减少创面渗液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的meta分析
    岑春梅, 蔡丰丰
    2018 (3):  197-20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13
    摘要 ( 179 )   PDF(1325KB) ( 310 )  
    目的 分析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low-dose glucocorticoid、septic shock为英文检索词检索词在Medline、Embase、ScienceDirect、Ovid、Cochrane英文数据库;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感染性休克、脓毒症为中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检索 (2010年1月—2017年12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按标准查文献并提取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2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5项415例感染性休克随机对照研究病例,其中接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208例,对照组207例。治疗组血浆乳酸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ICU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01)。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乳酸浓度,减少患者ICU住院天数,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miR-146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黄海涛, 仲崇俊
    2018 (3):  201-205.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14
    摘要 ( 196 )   PDF(790KB) ( 346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我国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可导致心肌梗死、心衰、猝死等严重致死性并发症。miR-146a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在冠心病模型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主要通过作用于相关靶基因和信号通路调节炎症免疫反应、血管形成等。miR-146a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斑块、冠脉侧支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治疗等方面产生影响,可成为冠心病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miR-146a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阐述,旨在为冠心病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源CT分析结石成分的临床应用进展
    郑媛慧, 崔晓东, 徐卫国
    2018 (3):  206-21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15
    摘要 ( 236 )   PDF(796KB) ( 400 )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结石成分的判定对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许多学者通过双源CT双能量技术研究,用于临床上更准确地判断结石成分。近年来出现第三代双源CT,可用于对泌尿系结石成分更深一步的研究。国内目前大多数对泌尿系结石成分的研究分析主要以定性为主,国外已经开始对结石成分定量研究。文章综述三代双源CT用于泌尿系结石分析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探究第三代双源CT用于定量分析结石成分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以大量便血为首发症状的克罗恩病1 例报告
    张东伟, 杨长青
    2018 (3):  211-21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16
    摘要 ( 171 )   PDF(821KB) ( 663 )  
    探讨以下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克罗恩病的诊断和治疗。回顾性分析1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采用输血、支持疗法和手术疗法,明确诊断克罗恩病。当下消化道大出血作为克罗恩病的首发症状,而肠道症状不典型或缺乏时,紧急情况下为挽救患者生命,可行手术治疗。为防止术后再次发生出血,可首选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改良下肢骨牵引护理用具的制作与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施静, 孙懿松
    2018 (3):  214-21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17
    摘要 ( 209 )   PDF(1889KB) ( 382 )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下肢骨牵引护理用具在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住院并行下肢骨折牵引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牵引护理用具;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下肢骨牵引护理用具。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牵引准备时间以及同行满意度评价。 结果 观察组在患者舒适度、同行满意度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牵引准备时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使用改良下肢骨牵引护理用具,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及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有效的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31I-chTNT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治疗14例晚期胰腺癌的护理
    潘敏敏, 俞丽敏, 陆影
    2018 (3):  218-22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18
    摘要 ( 157 )   PDF(765KB) ( 515 )  
    目的 通过对1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瘤体内注射131I-chTNT(13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治疗胰腺癌的护理观察,总结131I-chTNT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治疗胰腺癌的护理要点。方法 所有胰腺癌患者(n=14)均采用计算机断层扫面引导下瘤体内直接注射131I-chTNT注射液(50 mCi),并给于全面细致的护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并发症护理与观察。 结果 14例患者在科学、系统、精心的治疗护理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成功率100%,随访完全缓解(CR) 1例(7%),部分缓解(PR) 4例(29%),稳定(SD)7例(50%),进展(PD)2例(14%),有效率CR+PR 36%,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足够的剂量131I-chTNT单克隆抗体瘤体内注射对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生命指征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及防止相关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急性会厌炎2例护理体会
    张莹, 杨皓珺
    2018 (3):  221-22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19
    摘要 ( 164 )   PDF(2333KB) ( 361 )  
    重症急性会厌炎有起病急骤、发展凶险等临床特点,为耳鼻咽喉科重危症之一,如不及时就医处理可因会厌肿胀而阻塞呼吸道而导致死亡。文章报告2例男性患者,经过心理疏导、康复指导和精心的治疗护理后,顺利拔管,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亢围手术期的护理及评估
    韦雪云, 张雄文, 许海燕
    2018 (3):  225-228.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8.03.020
    摘要 ( 301 )   PDF(778KB) ( 883 )  
    目的 探讨甲亢围手术期的护理及评估。方法 临床纳入2015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甲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结合随机数字表将全部入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56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常规组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并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29%(χ2=7.065,P=0.008);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4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93%(χ2=8.822,P=0.003);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在SAS、SDS评分上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75,t=6.835,P<0.05)。结论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及评估,结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消除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理,改善心理状况,进一步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良好护患关系,同时提升临床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