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12-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李惠锡, 张健荣, 张国富, 邹建平
    2020 (4):  225-22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01
    摘要 ( 157 )   PDF(1213KB) ( 626 )  
    目的 分析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行常规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作为对照组;另20例患者则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医师观察、模拟手术后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置钉效果、伤椎复位情况及患者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钉数量少于对照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伤椎前后高度比大于对照组,矢状位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3D打印技术辅助医师开展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的降低手术的难度,从而便于医师手术质量的提升,从而使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骨折复位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OSES术治疗左半结肠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颜海蓝
    2020 (4):  228-23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02
    摘要 ( 188 )   PDF(1201KB) ( 617 )  
    目的 分析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治疗左半结肠肿瘤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左半结肠肿瘤患者相关资料,分为对照组(常规根治术)和观察组(NOSES术),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10.0%对33.3%,P<0.05)。单因素结合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肿瘤位置、术后化疗、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左半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NOSES术治疗左半结肠癌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但同时应注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术后化疗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以提升整体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周灿宦, 李红全, 李立, 谭超华
    2020 (4):  231-23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03
    摘要 ( 248 )   PDF(1165KB) ( 782 )  
    目的 观察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受诊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50例,评估乳腺叶状肿瘤的2年内复发情况和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叶状肿瘤50例,术后2年复发13例(26.00%),与肿瘤大小、年龄、肿瘤性质、手术方式、核分裂、间质生长等因素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浸润性较差、进展较慢,发病较早,乳腺叶状肿瘤预后与核分裂、间质生长、手术方式、肿瘤性质、直径、发病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王春球, 李玉勤, 孟宪国, 陈应超, 钟雪瑜
    2020 (4):  234-23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04
    摘要 ( 189 )   PDF(1229KB) ( 703 )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选取其中60例合并感染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分层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给予对照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给予研究组URSL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一次性结石清除成功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降钙素原、尿白细胞计数(LE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的水平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5项指标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使用URSL治疗,其效果远胜于ESWL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引导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林顺江, 尹善浪, 莫俊霖
    2020 (4):  237-24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05
    摘要 ( 216 )   PDF(1284KB) ( 671 )  
    目的 探讨对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立体定向引导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30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引导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两组治疗后3 d、7 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并完成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血肿残余量、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 d及7 d的血肿残余量比对照组少,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手术7 d炎症因子均低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手术后7 d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IL-6、S100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ox生存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预后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出血量、入院意识有关(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分别为4.00%、16.00%(P<0.05)。结论 给予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引导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切口加悬吊固定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赵锦祥, 董军, 杨其良
    2020 (4):  241-24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06
    摘要 ( 253 )   PDF(1235KB) ( 563 )  
    目的 观察小切口加悬吊固定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切口加悬吊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后疼痛、水肿、出血,以及肛门狭窄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小切口加悬吊固定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治愈率相当,但在术后疼痛、出血、水肿以及肛门狭窄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加悬吊固定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具有创面小、疼痛轻、出血少、水肿率低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短,并发肛门狭窄率低等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锴, 曾志峰
    2020 (4):  244-245.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07
    摘要 ( 186 )   PDF(1222KB) ( 472 )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常规开腹手术组(对照组)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VAS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VAS疼痛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VAS疼痛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有效提高患者疗效,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宋雨晨, 金尚丽, 叶嘉颖
    2020 (4):  246-24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08
    摘要 ( 150 )   PDF(1222KB) ( 583 )  
    目的 对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30例(142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用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65例(70眼)患者为A组,另采用胬肉切除术+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的65例(72眼)患者为B组,对两组治疗后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角膜散光度和泪膜稳定性及眼红指数进行记录,同时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存在复发情况。结果 A组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为(4.58±1.04) d,B组为(6.85±1.22) 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的泪膜稳定性显著优于B组(P<0.05),A组眼红指数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角膜散光度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两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A组复发率为3.08%,B组为13.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与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均可改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但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来源于自体眼表组织,排斥反应较少,更有助于创面愈合并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发生的影响因素
    胡然, 俞江, 徐晋, 刘晓娟, 杨芳
    2020 (4):  250-252.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09
    摘要 ( 268 )   PDF(1200KB) ( 948 )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后囊膜破裂(PCR)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2020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且完成随访的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并从中筛选符合条件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晶状体PCR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16)与未发生(n=57)。仔细阅读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PCR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男性、晶状体核分型≥Ⅲ级、合并玻璃体积血均是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PCR发生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18.121(4.392~74.767)、18.700(4.829~72.417)、37.333(7.215~193.187),均P<0.05。结论 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PCR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男性、晶状体核分型≥Ⅲ级、合并玻璃体积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关注,并积极实施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期降低白内障手术患者晶状体PCR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眼袋整复术在下睑年轻化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胡兴伟, 马凌云
    2020 (4):  253-25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10
    摘要 ( 317 )   PDF(7197KB) ( 348 )  
    目的 探讨改良眼袋整复术在下睑年轻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5月—2020年5月就诊的101例行皮肤入路的改良眼袋整复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主要包括皮下及肌下剥离、眶隔脂肪释放、移位、轮匝肌及SOOF(轮匝肌下脂肪)提升、外眦锚定、眼台重建,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01例患者的下睑皮肤松弛、眼袋、泪沟畸形、中面部下垂等外观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显效79例(78.22%),有效31例(30.69%),无效1例(0.9%),总有效率99%。1例出现轻度下睑外翻,早期给予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后即刻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为0.9%;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66±0.48)分、(3.92±0.76)分、(4.32±0.62)分、(4.62±0.55)分,术后与术前评分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眼袋整复术,能有效获得良好的下睑年轻化效果,具有整体疗效好、并发症少、效果持久、满意度高等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陈耘, 闫桂敏, 朱海, 郏晓骏
    2020 (4):  257-25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11
    摘要 ( 156 )   PDF(1201KB) ( 742 )  
    目的 探讨在催产素引产过程中分娩镇痛时机和镇痛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7月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有分娩镇痛需求的催产素引产产妇共26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早置管分娩镇痛组(130例),常规硬膜外分娩镇痛组(130例),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结果 早置管镇痛组产妇的镇痛前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镇痛组(7.82±0.92对8.34±0.83,P<0.05),虽然早置管镇痛组置管后的VAS评分略高于常规镇痛组(4.60±0.75对4.19±0.85,P<0.05),但加药以后的疼痛评分与常规镇痛组无明显差异(3.91±0.71对3.88±0.69,P>0.05),两组的产程时间、侧切率及产后出血量、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早置管镇痛可在产程初期,VAS评分较低时缓解宫缩痛,同时不影响产程进展,不增加出血率、侧切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不降低新生儿评分,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提高阴道分娩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管理回顾
    胜海峰
    2020 (4):  260-262.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12
    摘要 ( 220 )   PDF(1200KB) ( 444 )  
    目的 对于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麻醉管理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20例为观察对象,所选20例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全部接受全麻下甲状旁腺切除手术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麻醉管理情况。结果 20例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在全麻状态下完成手术治疗,其中14例患者手术期间产生低血压,10例患者手术期间接受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注,患者手术之后的血钙以及血磷水平和手术之前1 d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手术之后1 d的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手术之前1 d。手术之后8例患者产生低钙表现,其中5例低钙血症患者在手术之后第1天产生口唇麻木以及手指麻木感,通过及时的补钙治疗麻木症状消失。2例患者手术期间产生高钾血症,通过极化液之后血钾水平恢复到正常。20例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苏醒时间平均为(8.50±1.16)min,拔管时间平均为(9.24±1.59) min。20例患者麻醉效果:Ⅰ级10例,Ⅱ级8例,Ⅲ级2例,麻醉有效率为90.0%。结论 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接受全麻诱导之后和手术期间十分容易产生低血压表现,手术期间需要严格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合理选择升压药物,并且提高电解质的监测力度,从而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右美托咪定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中对炎症因子、血浆D-二聚体、ATⅢ、FDP的影响
    钟文霞, 龙家棋, 曾建红, 李江梅, 李霜
    2020 (4):  263-26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13
    摘要 ( 189 )   PDF(1286KB) ( 822 )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炎症因子、血浆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影响。方法 选择实施LC手术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全麻下LC手术,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0.5 μg/kg的右美托咪定(Dex),术中以0.25 μg/(kg·h)维持,对照组给予等量丙泊酚。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试验组的血清CRP[(20.5±7.3) ng·L–1]、IL-6[(26.7±9.5) ng·L–1]、TNF-α[(3.08±1.64) μg·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RP[(35.7±8.6) ng·L–1]、IL-6[(43.8±11.6) ng·L–1]、TNF-α[(5.29±1.86) 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浆D-D、ATⅢ、FD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试验组的血浆D-D[(9.40±3.69) ng·L–1]、FDP[(11.0±4.8) μg·mL–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D[(14.71±5.50) ng·L–1]、FDP[(16.8±5.5) μg·mL–1]水平(P<0.05),试验组术后ATⅢ水平[(89.6±9.8)%]高于对照组[(77.4±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下LC手术患者,加用Dex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和手术对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效果
    周彭玲, 周贤军, 白帆
    2020 (4):  267-27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14
    摘要 ( 159 )   PDF(5130KB) ( 673 )  
    目的 探讨在临床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中应用经阴道超声诊断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择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腹部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诊断,以宫腔镜作为金标准,比较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结果 经阴道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7.50%、85.42%、86.25%,高于腹部超声的62.50%、62.50%、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对临床提高子宫憩室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环连续结扎法治疗外伤脱位牙患者满意度分析
    潘慧琦, 魏福海, 刘启冀, 莫丽妮
    2020 (4):  271-27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15
    摘要 ( 229 )   PDF(1236KB) ( 477 )  
    目的 观察分析外伤性脱位牙运用小环连续结扎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对牙齿满意度情况。方法 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90例外伤性牙脱位患者,利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三组,对照①组30例接受牙弓夹板治疗,对照②组30例接受金属丝“8”字结扎法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改良小环连续结扎法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牙冠根比、附着丧失、松动度比较(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三组松动度明显下降,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而三组牙冠根比、附着丧失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牙齿满意度高于对照①、②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与对照组①、②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脱位牙患者运用小环连续结扎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齿松动度,治疗效果确切,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器械园地
    基于UDI编码的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实例研究
    彭俊彦, 杨坤
    2020 (4):  275-27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16
    摘要 ( 156 )   PDF(10982KB) ( 362 )  
    目的 响应和满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医疗器械实现UDI管理的法规(YY/T 1630-2018)要求,打造“智慧医院”,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重要精神,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应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管理,为即将展开的2019年三级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审做好充分准备。方法 华山医院装备科和手术室在原有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又新增了基于UDI编码物联网技术的运用。结果 建立了RFID智能库房对高值耗材和手术器械进行了管理。结论 解决了一系列管理难点,如高值耗材的供应商UDI赋码、高值耗材的自动清点和录入、耗材的全程追溯、效期管理,库存管理、医疗不良反应事件应对管理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疫情期间医院配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设备方案的探讨
    袁勋, 顾泽华, 邵蕾
    2020 (4):  280-28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17
    摘要 ( 164 )   PDF(3090KB) ( 563 )  
    目的 上海市中医医院作为上海市的三甲医院为积极、快速执行国务院下达的指令,要求医院具备二级以上实验室,具备核酸检测的能力,进行核酸检测设备的疫情紧急采购。方法 通过了解核酸检测原理并对核酸检测仪性能,医院现有场地情况和临床科室要求进行比较,从多个预设方案中确定一个最适合我院具体情况的方案。结果 将采购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确定为最优方案,并需额外采购5台气溶胶吸附器,放置在采样点和PCR实验室。最终在2020年6月10日完成全部工作。结论 只有了解核酸检测原理,通过场地合理布局,产品性能比较,设备及时采购,才能确保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基于行动研究的区域同质化护士尿失禁管理能力培训方案的改进与实施
    汤爱玲, 袁红艳, 葛颜, 任鹏娜, 张月, 许方蕾
    2020 (4):  287-292.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18
    摘要 ( 195 )   PDF(1198KB) ( 508 )  
    目的 基于行动研究改进“区域同质化护士尿失禁管理能力培训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理论框架,根据现况调查、文献研究、专家会议等方法确定培训方案,并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4个步骤为指导对方案进行修正和完善。结果 实施为期10周的行动,析出7个主要问题并进行了改进,培训后护士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尿失禁护理理论与技能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基于行动研究的区域同质化护士尿失禁管理能力培训方案能够提高护士对尿失禁患者的照护能力,促进延续护理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宫腔镜术后放置球囊子宫支架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
    骆巧玲, 游宇园, 王汉和, 马学标
    2020 (4):  293-29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4.019
    摘要 ( 171 )   PDF(1211KB) ( 687 )  
    目的 分析宫腔镜手术后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治疗宫腔粘连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作用。方法 选择进行宫腔粘连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其手术时间均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干预组(均47例)。每组患者均在宫腔镜手术后置入子宫球囊支架治疗宫腔粘连,常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予以基础护理措施,同时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传统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并且在患者出院后对其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月经恢复率、疾病认知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月经恢复率以及疾病认知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与常规组患者总满意度分别是97.87%、89.36%(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后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治疗宫腔粘连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月经恢复、提高其疾病认知程度,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推动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进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