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9-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乳腺癌术后患者不同局部区域复发对预后的影响
    金海龙, 武彪, 张毅
    2020 (3):  149-15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01
    摘要 ( 256 )   PDF(591KB) ( 684 )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不同局部区域复发(local regional recurrence,LR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吴淞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乳腺癌患者。根据LRR发生部位,将患者分为同侧乳房肿瘤复发(ip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组(n=33)、胸壁复发(chestwall recurrence,CR)组(n=35)、区域淋巴结复发(lymph node recurrence,LNR)组(n=28),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总生存时间(O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术后LRR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CR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 ORR)为28.57%,显著低于ITBR组的54.55%(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LRR、淋巴转移、复发后治疗方式(手术、化疗、放疗)及ER、PR、HER-2表达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期、HER-2(阳性)、LRR(CR)是影响乳腺癌术后LRR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LRR后手术则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不同LRR部位患者中位OS由高到低依次为ITBR组50.76个月(95%CI:46.91~54.61)、LNR组41.58个月(95%CI:37.81~45.34)和CR组33.28个月(95%CI:29.84~36.71)(χ2=15.10,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LRR部位与预后密切相关,ITBR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对较好,积极地行复发病灶手术切除对于乳腺癌LRR患者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2例TVT‐O术后并发吊带侵袭膀胱的诊疗分析
    刘南斌, 吴刚, 卞崔冬
    2020 (3):  154-15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02
    摘要 ( 214 )   PDF(2819KB) ( 644 )  
    目的 探索膀胱镜下治疗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TVT‐O)术后并发吊带侵袭膀胱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例TVT‐O术后并发吊带侵袭膀胱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原因、诊疗方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在膀胱镜下顺利切除侵袭的吊带,术后恢复良好,术前症状消失。2个月后随访,除2例患者有尿失禁症状复发,其余患者均无不适。结论 TVT‐O术后发生吊带侵袭膀胱的原因多样,膀胱镜可明确诊断,在膀胱镜下切除侵入的吊带,具有微创、安全可行的优势,是治疗吊带侵袭的首选术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疗效分析
    李朝明, 巩进伟, 乃国帅, 李海霞
    2020 (3):  158-16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03
    摘要 ( 170 )   PDF(500KB) ( 845 )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球囊扩张用于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70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输尿管镜球囊扩张术)和对照组(35例,传统尿道探子扩张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最大尿流率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尿管镜球囊扩张用于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可在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中青年垂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比较
    曹磊, 潘长军, 窦连荣, 隋海燕
    2020 (3):  161-165.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04
    摘要 ( 175 )   PDF(4816KB) ( 610 )  
    目的 比较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DAA入路内侧支撑钢板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壮年垂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4月—2018年2月23例中青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空心螺钉内固定(A组,13例)、DAA入路内侧支撑钢板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B组,10例)治疗,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伤口感染、股骨头坏死与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73.85±12.10) mL]低于B组[(150.50±19.07) mL],A组手术时间[(53.85±10.24) min]低于B组[(86.00±12.65) min],A组术中透视次数[(1.85±0.69)次]少于B组[(4.50±1.0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A入路内侧支撑钢板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垂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能稳定固定,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手术结局及预后的影响
    刘建新, 王正, 李建
    2020 (3):  166-16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05
    摘要 ( 195 )   PDF(622KB) ( 716 )  
    目的 探究克氏针引导大直径环锯一次性椎间孔成形技术用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使用克氏针引导大直径环锯一次性椎间孔成形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绿色、黄色和红色环锯依次扩大椎间孔,观察记录椎间孔成形时间、成形过程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椎间孔成形时间、成形过程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等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克氏针引导大直径环锯一次性椎间孔成形技术用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椎间孔成形时间以及患者手术时间,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猪尾导管在前列腺增生所致尿潴留中的临床应用
    侯明强, 蔡启波, 简久茂, 周鲮鑫, 蔡欢欢
    2020 (3):  170-172.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06
    摘要 ( 222 )   PDF(584KB) ( 551 )  
    目的 分析单猪尾导管在前列腺增生所致尿潴留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2例经导尿失败的前列腺增生所致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单猪尾膀胱造瘘导管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膀胱造瘘管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瘘口愈合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血尿、瘘道感染、膀胱刺激征、造瘘管堵塞)。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所致尿潴留患者行单猪尾导管膀胱造瘘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螺旋CT钉道测量的临床价值
    徐耿填, 王德春, 陈基宇, 黄青, 庄怀铭, 洪全, 陈彬勇, 林懿辉
    2020 (3):  173-17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07
    摘要 ( 167 )   PDF(1738KB) ( 585 )  
    目的 分析采用螺旋CT测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钉道有关数据,对指导临床合准确置入弓根钉效果。方法 在本院影像中心数据库中选择100例病患颈椎CT数据作为研究资料,研究时间均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之间,同时利用MPR技术对寰枢椎椎弓根钉钉道各项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对于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测量数据指导其椎弓根钉置入。比较男性与女性在寰椎、枢椎各项指标方面差异;观察病患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一次置钉成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男性与女性在寰椎L1、L2、L3、L4、L5、α角以及β角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男性与女性在枢椎L1、L2、L3、L4、γ角以及θ角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00例病患手术时间平均值是(110.98±10.07) min;手术出血量平均值是(162.37±11.28) mL;住院时间平均值是(14.79±1.27) d;一次性置钉成功率是98.39%。结论 通过使用螺旋CT可以获取准确的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钉道解剖数据,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优化钉道选择平面,可提升一次性置钉成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LIFT术治疗肛瘘疗效观察
    褚建伟
    2020 (3):  177-17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08
    摘要 ( 298 )   PDF(527KB) ( 783 )  
    目的 对比观察改良LIFT术式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LIFT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肛门功能、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0% 对 82.00%,P<0.05),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 对26.00%,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改良LIFT术式治疗肛瘘效果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陈泽, 陈强
    2020 (3):  180-182.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09
    摘要 ( 198 )   PDF(557KB) ( 793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开腹组(60例)和腹腔镜组(60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管电压CT血管造影在心脏大血管患儿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叶刚, 狄多多, 刘中杰
    2020 (3):  183-18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10
    摘要 ( 207 )   PDF(633KB) ( 707 )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CT血管造影在心脏大血管患儿术前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受CT血管造影检查的心脏大血管患儿82例,按照年龄、性别组间具有可比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固定电流150 mA扫描,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120 kV电压,观察组42例给予90 kV电压。对比两组图像的优良率、信噪比(SNR)、噪声比(CNR)、目标组织信号强度及背景噪声,并比较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结果 两组CT图像优良率、SNR及CNR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目标组织信号强度以及背景噪声较对照组高,CTDIvol、DLP及ED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管电压CT血管造影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患儿的术前检查中,能够降低辐射剂量,且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密度盐酸罗哌卡因单侧脊椎麻醉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吴海滨, 赵春江, 黄忠阳, 罗乃荣, 黎广祥, 欧键莹, 林凤仪
    2020 (3):  187-189.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11
    摘要 ( 167 )   PDF(536KB) ( 603 )  
    目的 研究低密度盐酸罗哌卡因单侧腰麻对老年人髋部手术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高密度盐酸罗哌卡因腰麻,给予观察组患者低密度盐酸罗哌卡因腰麻。记录麻醉前后患者MAP、HR反映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感觉阻滞、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等评价麻醉效果,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romage分级评分为(2.13±0.86)分,观察组为(2.89±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运动阻滞对照组起效慢于观察组,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比对照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MAP下降趋势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密度盐酸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老年髋部手术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持续时间长、镇痛完善、不良反应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等临床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弹性切刺法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观察
    全科
    2020 (3):  190-192.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12
    摘要 ( 159 )   PDF(564KB) ( 631 )  
    目的 探究脊柱侧弯患者开展针刀弹性切刺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共计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刀弹性切刺法,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两组术后侧弯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矫正率、平均身高增加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脊柱侧弯患者开展针刀弹性切刺法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临床研究
    徐睿
    2020 (3):  193-19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13
    摘要 ( 175 )   PDF(582KB) ( 536 )  
    目的 研究口腔治疗中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硝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牙周炎症相关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MD、牙周袋深度PPD、牙周附着水平PAL和牙龈指数GI、外周血Th17与Treg的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2.42%(61/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44/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MD、牙周袋深度PPD、牙周附着水平PAL、牙龈指数GI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h17、Treg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10.0%(3/3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松动、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优化免疫功能,弱化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困境
    许艳, 刘南斌
    2020 (3):  197-20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14
    摘要 ( 218 )   PDF(566KB) ( 930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胆囊炎症,已明确其为良性病变,却有侵袭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倾向,且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对其诊疗还是未能达成共识,尤其是在与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 GBC)鉴别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矛盾与争议始终贯穿于XGC的术前诊断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中,故本文主要就XGC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所面临的诊疗困境等方面作一介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器械园地
    基于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心脏介入中心信息化解决方案探讨
    王灏
    2020 (3):  201-20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15
    摘要 ( 213 )   PDF(4920KB) ( 435 )  
    目的 以医院心脏介入中心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为例,探讨应该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服务科室,助力医疗、科研、教学、管理。方法 首先对医院现状进行需求分析,选取完整性、准确性比较高的数据源,进行分阶段分重点的迭代式开发,随着科技智能对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的效果逐渐展开、医院信息系统的扩充、数据的积累、技术的升级,不断引入新的内容、功能和应用。结果 通过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将医院内部的各个应用系统进行有效数据连接,数据实现跨领域综合分析,提高心脏介入科的工作效率、改进数据分析质量、提高设备及病床周转率。结论 从医院战略出发,从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开始,在面对各种决策支持应用场景的情况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医院各个科室在医教研及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外科手术耗材标化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及应用
    顾伟
    2020 (3):  204-206.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16
    摘要 ( 167 )   PDF(635KB) ( 652 )  
    目的 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手术耗材的规范管理,深化医院成本核算,保障医疗工作高效、安全的开展,建立完善以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服务体系。方法 对外科不同科室和病种的手术耗材使用情况进行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将手术中使用的耗材分为治疗类耗材和辅助类耗材,制订一套外科手术耗材的标化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结果 通过绩效考核的管控,引导临床外科合理使用手术耗材。结论 加强对外科手术耗材的绩效考核,特别是临床辅助耗材使用的绩效考核,有助于对医院手术耗材的规范管理,合理降低医疗费用,保障医疗工作高效、安全地开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公立医院医用耗材改革政策评估研究
    张徐婧
    2020 (3):  207-210.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17
    摘要 ( 149 )   PDF(580KB) ( 630 )  
    目的 目前医用耗材的研究都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本研究主要针对医疗改革中医用耗材改革这一视角,通过系统的政策评估理论来对现有医用耗材改革政策的实施做出分析。方法 将政策评估理论、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医用耗材改革政策的回顾结合医用耗材相关主体的分析在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本研究的评估要素及访谈内容,从而形成评估。结果 从政策评估角度分析评估结果,探讨在新一轮医用耗材改革中公立医院如何贯彻医疗改革初衷,同时保持公益性和完成自身发展中取得平衡并提出相关建议。结论 公立医院在不断执行、推动医用耗材改革的同时,医用耗材各方应进一步配合做好改革工作,进而推动整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预见性护理预防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的效果观察
    魏燕, 冒海敏
    2020 (3):  211-213.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18
    摘要 ( 208 )   PDF(598KB) ( 617 )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1月治疗的80例颈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白蛋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白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骨折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围手术期发生低蛋白血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目视管理理论的图示法在学龄期扁桃体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梁雪景, 马瑞芳, 阮伊莎
    2020 (3):  214-218.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19
    摘要 ( 167 )   PDF(694KB) ( 668 )  
    目的 探讨基于目视管理理论的图示法在学龄期扁桃体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儿科耳鼻喉专科收治的学龄前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护理宣教组(传宣组)和图示法护理宣教组(图宣组)各80例。传宣组和图宣组都在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传宣组给予传统护理宣教干预,图宣组给予基于目视管理理论的图示法宣教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宣教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以及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基于目视管理理论的图示法宣教干预后,图宣组患儿的宣教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宣组(P<0.05);图宣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宣组(P<0.05);图宣组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传宣组(P<0.05)。结论 基于目视管理理论的图示法宣教干预可显著缩短学龄期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的宣教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效地控制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儿及其家属对围术期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儿依从性,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对患儿获取优质预后结局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诊孕产妇应用一站式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童明秀, 郝会, 蔡幼群, 魏妙寿
    2020 (3):  219-221.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20
    摘要 ( 156 )   PDF(562KB) ( 544 )  
    目的 探讨在门诊孕产妇中应用一站式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一站式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挂号时间、就诊等候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挂号时间以及就诊等待时间方面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投诉事件发生率及医患矛盾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门诊孕产妇实施一站式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整理床单位对病房空气细菌数的影响分析
    孙平, 郭玉芳
    2020 (3):  222-224.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3.021
    摘要 ( 155 )   PDF(551KB) ( 414 )  
    目的 探究整理床单位对病房空气细菌数的影响情况。方法 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采用平皿沉降检测方法,对整理床单位10例次病房空气细菌数量及菌群构成进行监测,选取床单位整理前5 min、整理后30 min两个时间点,并比较两个时间点的病房空气细菌数量及菌群构成情况。结果 床单位整理前5 min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均不高于200.34 cfu/m3 ,床单位整理后30 min,病房空气中80%菌落数超过200 cfu/m3。床单位整理后30 min的菌落数明显多于床单位整理前5 min,病房中的空气细菌数量在整理床单位后明显上升,但菌群构成情况变化不大。结论 医院护理需要在床单位整理时注意扫床动作、开窗通风、人员活动控制,整理后消毒灭菌等方面进行规范操作,减少整理床单位对病房空气细菌数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