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贺赛美,曹峰,许敏.护士双人定位法在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70-71. [2] 朱佩芳.损伤严重程度评分的演进[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36. [3]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4] 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11. [5] 肖建英.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18(15):3888-3889. [6] 陈艳.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12,40(6):851-852. [7] 岳仙红,李福琴.定位分工在多发伤抢救配合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2):88-89. [8] 梁素荣.多发伤急救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13,17(2):339-340. [9] 王莉.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738-739. [10] 张冬林,黄素芳,李秀云,等.预见性思维在急诊病情观察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21):51-53. [11] 谢健.严重交通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83-84. [12] 颜向红.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155-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