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映继,何志斌.“互联网+”医学期刊的发展与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5,36(6):556-558. [2] 朱蓓,王颖,马新华.“互联网 + ”思维对科技期刊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5,33(6):715-716. [3] 雷燕,谭贝加,邹洲,张明明.我国医学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4,23(6):19-22. [4] 王虹.医学编辑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分析[J].传播与版权, 2016,36(5):48-50. [5] 邹强,袁庆,康林,盛晓阳,王永武.Pubmed Central的数字化出版简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25(2):240-242. [6] 朱康玲.基于PubMed数据库的MEDLINE收录国内期刊论文认定方法研究[J].情报探索, 2013(10):25-27. [7] 吴洋,邹强.医学期刊编辑与伦理道德应对.编辑学报, 2013,25(5):413-415. [8] 吴淑金.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同行评议的不足与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2,21(8):79-80. [9] 孙丰成,崔护社.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及思考[J].编辑之友, 2013(4):32-34. [10] 吴育娇,余晓玲,张东涛.医学期刊网络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3,22(6):79-80. [11] 万明,许媛媛,申学颖,等.借助PubMed实现医学期刊数字化推广的技术方法[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4,23(3):59-61. [12] 邹强,袁庆,康林,盛晓阳,王永武.生物医学期刊ePub3的应用展望.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25(3):394-396. [13] 隅人.2014,我们在路上[J].编辑学报, 2014,26(1):1-2. [14] 任胜利.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动态及相关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23(5):701-704. [15] 沈菲飞.医学期刊微博发展分析:以新浪和丁香园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24(3):539-542. [16] 邹强,马静秋,盛晓阳,王永武.医学期刊稿约的修订——以《临床儿科杂志》为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26(9):946-950. [17] 刘筱敏,马娜.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25(3):335-339. [18] 邹强.临床试验类论文来稿的编辑审查[M]//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7,442-446. [19] 邓端英,胡德华,刘雁书.我国医学期刊论的伦理学评价[J].中国科技期刊, 2015,26(5):513-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