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3-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及外科微创治疗策略
    王云峰(综述),尹路
    2015 (1):  1-3. 
    摘要 ( 110 )   PDF(1133KB) ( 418 )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和肝脏精准外科技术的发展,病人的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明显提高,大大改善了转移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采取以手术及外科微创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使病情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分叶状肿瘤诊疗现状
    季堃 张国锋
    2015 (1):  4-8. 
    摘要 ( 111 )   PDF(1163KB) ( 528 )  
    乳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纤维上皮性的肿瘤,在乳腺肿瘤性疾病中较为少见。本文仅就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现状及预后等作一综述,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规范疾病诊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T7 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的构建
    张涛 施宝民 王洪 陈鹊汀 季堃 余松林
    2015 (1):  9-11. 
    摘要 ( 139 )   PDF(1178KB) ( 305 )  
    [摘要] 目的 构建乳腺癌组织T7 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为下一步筛选差异蛋白打下基础。方法 利用乳腺癌新鲜标本,提取总RNA,分离mRNA并进行纯化,然后合成cDNA,连接体外包装获得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结果 总RNA经检测,A260/A280=1.87,纯化的mRNA产量为4.0μg,A260/A280=1.91,合成的cDNA大小在200-6000bp之间,原始文库的容量为2×107pfu,文库重组率为90%,插入片段长度在300-2000bp之间。结论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进行蛋白质功能研究的高效方法,我们构建了高质量的乳腺癌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该文库可用于肿瘤标志物的筛选、肿瘤疫苗的研制、多肽药物的开发、靶向治疗的研究等众多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郭颂铭
    2015 (1):  12-14. 
    摘要 ( 122 )   PDF(1173KB) ( 274 )  
    [摘要] 目的 观察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8例Ⅲ∽Ⅳ痔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8人采用TST治疗,对照组90人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出血症状的疗效以及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费用、手术副作用(肛门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狭窄疼痛、水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 手术治疗痔病是一种疗效满意而且愈合恢复更快的新术式,有效地保护了肛垫,是安全可靠的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胸部外伤的综合治疗
    楼良潮
    2015 (1):  15-16,20. 
    摘要 ( 107 )   PDF(1092KB) ( 336 )  
    目的 分析老年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效果。方法 对156例60岁以上老年人胸部外伤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胸部外伤以交通伤和跌伤居多(80.1%),伤情重,死亡率高(5.8%)。结论 老年胸部外伤伤情重,病情复杂多变,应采取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解剖研究
    王炳 袁锋
    2015 (1):  17-20. 
    摘要 ( 121 )   PDF(1362KB) ( 411 )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并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解剖基础。方法 常规尸体解剖观察旋前方肌的形态、神经血管束的走行,毗邻关系,测量肌肉相关形态学指标,以及剥离旋前方肌远端附着后桡骨远端显露范围。结论 该研究证实了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解剖基础以及其潜在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优势侧椎动脉缺血性病变的介入治疗
    张桂运
    2015 (1):  21-22,43. 
    摘要 ( 125 )   PDF(1088KB) ( 254 )  
    目的 回顾性研究非优势椎动脉缺血性病变的介入治疗方法,探讨该类病变治疗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以后循环缺血症状为主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DSA检查并确诊为非优势侧椎动脉为责任病变血管。结果 4例患者在病变血管植入5枚Wingspan支架,4例患者在病变血管植入5枚Apollo支架,2例患者在病变血管植入2枚SD支架。术后6个月DSA随访结果显示2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轻度再狭窄;8例患者无支架内再狭窄。所有患者均无临床缺血症状出现。结论 对非优势侧椎动脉狭窄或夹层引起的缺血性表现建议积极处理;对无症状的非优势侧椎动脉病变需要DSA检查,评估该侧病变进展后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进行个体化治疗或单纯随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20排动态容积CTU在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唐俊军
    2015 (1):  23-26. 
    摘要 ( 131 )   PDF(1549KB) ( 317 )  
    [摘 要]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64例患者进行扫描及CTU重建,所有病变均通过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泌尿系结石51 例、泌尿系统肿瘤9 例、泌尿系结核4 例。结果 所有病例经CTU均可清晰显尿路梗阻性病变的位置、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从而做出定性诊断。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尿路梗阻性病变定位、定性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CP和PFNA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黄华溢
    2015 (1):  27-29,47. 
    摘要 ( 123 )   PDF(1284KB) ( 328 )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 (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 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blade,PFN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LCP钢板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分成LCP组和PFNA组,LCP组是早期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0例), PFNA组是后期采用PFNA治疗的患者(3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手术优秀率。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获10~15个月随访,平均12.8个月. PFNA组优秀率83.33%,高于LCP组优秀率60.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PFNA组手术平均用时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LCP组,PFNA组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LCP和PFNA钢板内固定术,均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更佳,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而且也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腹症腹腔镜探查术中的应用研究
    陈世钦
    2015 (1):  30-32. 
    摘要 ( 119 )   PDF(1162KB) ( 492 )  
    目的 探讨急腹症腹腔镜探查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研究。 方法 入选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合治疗组,各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围手术期采取FTS(快速康复外科)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当天、术后第1、3天降钙素原(PCT)测定值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静脉输液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当天PCT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病人术后第1、3天降钙素原(PCT)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静脉输液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腹症腹腔镜探查术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措施,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视胸腹腔镜下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李剑明
    2015 (1):  33-35. 
    摘要 ( 123 )   PDF(1169KB) ( 271 )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腹腔镜下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1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而试验组58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住院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术后引流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手术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视胸腹腔镜下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疗效显著。其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时间快及失血量少的优点,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小,进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增加其生活治疗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natomical plate through medial operative approach to treat femoral condylar fractures: a case report
    姬文晨 李新友 邱裕生 焦帅 张小卫
    2015 (1):  36-39. 
    摘要 ( 111 )   PDF(1241KB) ( 311 )  
    Femoral condylar fracture is a common disease which usually caused by a high-energy violence, how selective a suitable therapeutic schedule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clinical. Surgery is preferred to be the suitable method for most of the doctors to treat supracondylar comminuted fracture which usually through the lateral operative approach, only a few surgery through medial operative approach to treating it.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equipment which used in this diseas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 (LISS), dynamic condyle screw fixation (DCS), kitchen wire fixation and condyle plate fixation. This is a case report of a patient who uses anatomical plate which usually utilized in proximal tibia fracture to treat femoral condylar fracture through the medial operative way and successfully fix the avulse fragment.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的诊治进展
    周德华 施宝民
    2015 (1):  40-43. 
    摘要 ( 174 )   PDF(1150KB) ( 365 )  
    胆管内乳头状粘液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胆管内乳头状肿瘤,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主要的表现是粘液瘤分泌过量的黏液蛋白引起阻塞性黄疸,CT及MRCP可见胆道扩张、胆道占位、充盈缺损,胆道镜检查发现大量粘液样胆汁,病理组织活检可以证实。该病良性居多,但也有癌变或者恶性的。局限性病灶多采用手术进行根治性切除,预后较好。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但效果有限,预后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命运决定因子1(DACH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
    范跃祖
    2015 (1):  44-47. 
    摘要 ( 249 )   PDF(1195KB) ( 515 )  
    本文综述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1)的来源、结构、功能,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肿瘤生长的机制,为今后探讨以DACH1为靶标的肿瘤靶向诊断和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王毓锋
    2015 (1):  48-51. 
    摘要 ( 135 )   PDF(1177KB) ( 508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尤其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微循环障碍与HLAP的发生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高脂血症能够改变血液动力学、损伤内皮细胞、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此外,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也不同程度地加重胰腺炎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发病机制及复发原因的研究进展
    周永新 单颖军
    2015 (1):  52-56. 
    摘要 ( 303 )   PDF(1081KB) ( 1268 )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是临床常见肺科急症,其典型症状为胸痛、胸闷或呼吸困难。气胸范围较小时,可采用保守治疗,多时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外科手术是PSP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主要采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PSP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大多数文献认为肺大泡为气胸的主要危险因,肺大泡的形成,可能与非特异性炎症、瘦高体型及遗传因素等具有相关性。扁平胸一直被认为是青少年发作PSP的危险因素,吸烟与气胸病因学途径紧密相关,可以使气胸患病风险提高,但吸烟并不是气胸的决定性因素。PSP易反复发作, 复发率在20~60%左右。多数学者认为气胸发作的次数越多,复发的几率越高。气胸的复发几率与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气胸的量等相关。术后复发因素可归类为患者因素和手术因素两大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何雨新 张杨杨
    2015 (1):  57-63. 
    摘要 ( 122 )   PDF(1274KB) ( 645 )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心脏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AKI不仅明显增加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而且增加手术死亡率。心脏术后AKI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术前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外,最近研究发现,围手术期输血、术后ACEI/ARB等药物的应用也是心脏术后AKI的危险因素。AKI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一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可以为临床医师早期预测、诊断和治疗AKI提供重要的客观数据。本文就心脏术后AKI的定义、相关危险因素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简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荣海健 郑军华
    2015 (1):  64-67. 
    摘要 ( 166 )   PDF(1177KB) ( 825 )  
    [摘要]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肾癌易复发或转移,对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均不敏感,因此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受到严重影响。近些年,对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关注显著增多,尤其是在生活质量评估的量表使用、手术切除的影响和靶向药物治疗的作用等方面。本文就肾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上肾癌的生活质量提高提供有力参考和研究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一案两鉴结论相左谈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
    薛晓芳 王永武
    2015 (1):  68-70. 
    摘要 ( 110 )   PDF(1166KB) ( 332 )  
    [摘要] 通过对一起案例两次鉴定得出不同结论的分析,阐明医疗鉴定中对医疗过失正确判断的方法与标准,同时告诫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注意事项,进一步防范医疗损害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