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特征的三维定量研究
任亦龙, 曾至立, 谢宁, 麻彬, 朱睿, 程黎明
2020 (2):
73-77.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20.02.001
摘要
(
256 )
PDF(3127KB)
(
1287
)
目的 定量观测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 PCVP)后骨水泥分布特征。方法 测量并比较PCVP术后正位平片上骨水泥在椎体两侧的分布面积;建立术后椎体及骨水泥的三维模型,以椎体正中矢状面及轴面分割骨水泥模型,分别计算穿刺侧及对侧,上方及下方的骨水泥体积及占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穿刺侧骨水泥面积2.19~6.08 cm2,平均(3.87±1.00) cm2;对侧骨水泥面积1.71~6.21cm2,平均(3.18±1.18) cm2,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侧骨水泥体积平均(4 821.7±1 151.8) mm3,占骨水泥总体积(62.2±10.4) %,占椎体体积(16.9±3.1) %;对侧骨水泥体积平均(2 982.5±1 207.9) mm3,占骨水泥总体积(37.8±10.4) %,占椎体体积(10.8±4.2) %,两侧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方骨水泥体积平均 (4 242.9±1 165.8) mm3,占骨水泥总体积(55.2±15.1) %,占椎体体积(14.9±3.5) %;下方骨水泥体积平均(3 574.3±1 539.7) mm3,占骨水泥总体积(44.8±15.1) %,占椎体总体积(12.9±5.6) %,上下方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定量观测并描述了PCVP术后骨水泥分布特征,并可为生物力学建模提供量化的临床数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