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6-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防止肝外胆管损伤的安全策略
    李晓凯 杨福
    2016 (2):  73-75. 
    摘要 ( 145 )   PDF(1080KB) ( 339 )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防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肝外胆管损伤的发生。方法 2006年9月~2015年1月对8000名胆囊结石(急性期或慢性期)、胆囊息肉、瓷性胆囊、胆囊壁增厚、胆囊腺肌症,胆囊癌等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其中发生肝外胆管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发生肝外胆管损伤15例,发生率为0.13%。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需要认真解剖,不能盲目离断管道;及时发现肝外胆管损伤,争取在术中得到正确的处理,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临床效果
    赵波
    2016 (2):  76-78. 
    摘要 ( 114 )   PDF(1169KB) ( 307 )  
    【摘要】目的:探讨并且分析开放与微创配合实行手术在临床上医治乳腺肿块为多发性患者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乳腺肿块为多发性的患者中抽取99例实行研究,并将她们分成A(34例)、B(33例)、C(32)三组。A组选择传统的开放手术实行医治,B组选择微创旋切的手术实行医治,C组选择开放与微创配合实行手术医治。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的医治效果。结果:C组患者对于手术满意的程度要明显高于A、B两组,且局部形成血肿和复发肿物的概率也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乳房的哺乳功能相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开放与微创配合的手术措施医治乳腺肿块为多发性的患者有着适应证较广、并发症偏少与手术的切除率较高的优点,在保障医治效果同时,还有美容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开放手术;微创手术;乳腺多发性肿块;联合医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
    黄杰文
    2016 (2):  79-81. 
    摘要 ( 135 )   PDF(1123KB) ( 342 )  
    目的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观察临床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本组38例患者中,乳腺分叶状肿瘤主要为单侧单发无痛包块,无包膜,肿块直径多小于5cm,病理类型以良性居多(P<0.05)。38例患者共有8例复发,总复发率为21.1%,其中良性叶状肿瘤复发5例(13.2%),交界性叶状肿瘤复发2例(5.3),恶性叶状肿瘤复发1例(2.6%)。接受乳腺局部切除术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局部扩大切除术全切术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病例特点主要为单侧单发无痛包块,无包膜,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效果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线辅助下经结肠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梗阻的临床价值
    徐莹 杨大明 彭海霞 周锋利 李吉 蒯榕
    2016 (2):  82-84,107. 
    摘要 ( 111 )   PDF(1056KB) ( 289 )  
    目的 观察结肠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7月,在X线透视下,经结肠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梗阻患者27例,男性17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5.8岁。其中乙状结肠癌17例,降结肠癌6,直肠癌3例,横结肠癌1例。结果27例患者中25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92.6%,术后1天梗阻症状缓解或消失,无重大并发症。22例金属支架术后5-12天行一期肿瘤切除,还有1例支架术后38天手术切除,术后均恢复顺利。其余2例支架为姑息治疗。结论 在X线透视下,经结肠镜放置金属支架解除结肠梗阻安全有效,立刻减轻患者痛苦,使结肠癌梗阻患者能够得到外科I期手术切除吻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手术方案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钰
    2016 (2):  85-87. 
    摘要 ( 119 )   PDF(1104KB) ( 316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案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77例,按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在腔镜辅助下行颈部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应激及机体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包括CD3+、CD4+、体温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2.43±11.02)min、住院时间(34.20±8.32)ml均显著较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4.16±0.65)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4h两组体温、CRP、CD3+、CD4+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最高体温(36.46±0.21)。C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48h、72h CRP(20.29±1.39)mg/L、(12.46±1.70)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h CD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48h CD3+及术后48h、72h CD4+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对患者应激反应影响较小,两种手术方案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因此临床上可优先选择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降钙素原水平与感染原及病原学相关性分析
    宋艳群 张磊 陈光建 赵叶娜 黄焰霞
    2016 (2):  88-90. 
    摘要 ( 138 )   PDF(1113KB) ( 417 )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与感染部位及致病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入选120例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入住SICU的脓毒血症患者(年龄20-85岁),早晨采集血标本检测PCT;并进行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确定致病微生物。 结果 无明确感染源脓毒症患者平均PCT水平3.79;肺炎患者平均PCT水平24.87(P =0.038),尿路感染患者平均PCT水平52.19(P =0.0009),血源性感染患者平均PCT水平27.73(P = 0.0052);革兰氏阳脓毒症患者平均PCT水平25.87(P= 0.0161),革兰阴性脓毒症患者平均PCT水平33.44(P = 0.0203),伴有真菌感染患者的PCT平均水平45.13(P = 0.0017)。 结论 不同的感染类型和致病微生物的PCT水平有明显差异,PCT水平可能预测不同的感染类型及致病微生物,可作为指导脓毒症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侯伟伟 江涟 李冬
    2016 (2):  91-95. 
    摘要 ( 119 )   PDF(1175KB) ( 314 )  
    目的 了解我院分离病原菌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临床菌株,WHONET5.6分析软件对2015年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5年共检出病原菌29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6%(2036/2924),革兰阳性球菌占30.4%(888/2924)。标本种类以痰液、尿、血标本和分泌物为主. 病原菌主要分离自ICU,其次为门诊、普外科、泌尿外科和呼吸科。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比较严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酶菌株对抗生素耐药率多高于非产ESBLs酶菌株。革兰阳性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结论 2015年临床细菌耐药情况仍比较严重,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耐药监测工作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n14-shRNA慢病毒载体的制备
    于涛 杨云峰 李兵 陈凯 朱辉 张明珠 赵有光 俞光荣
    2016 (2):  96-101. 
    摘要 ( 142 )   PDF(1498KB) ( 465 )  
    目的 构建Fn14-shRNA慢病毒载体,以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研究Fn1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使用RNA干扰技术,构建Fn14干扰载体、病毒包装、感染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 Fn14-shRNA干扰质粒单酶切验证阳性,测序结果与设计完全一致,干扰组Fn14在稳转细胞株中表达下调。 结论 成功构建了Fn14-shRNA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Fn14在骨肉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足第2-5近节趾骨骨折
    赵有光 李兵 张明珠 于涛 陈凯 朱辉 俞光荣 杨云峰
    2016 (2):  102-104. 
    摘要 ( 192 )   PDF(1221KB) ( 1019 )  
    目的 探讨克氏针治疗足第2-5近节趾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通过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足第2-5近节趾骨骨折18例,分析骨折愈合情况,骨折复位丢失情况,并发症和胼胝体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完成6-40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均未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均未存在感染,均未发生克氏针断裂,2例克氏针脱落,均未形成足部胼胝体。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足第2-5近节趾骨骨折,固定方式可靠,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析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治疗指骨Pilon骨折的安全性观察
    徐继胜 张传林
    2016 (2):  105-107. 
    摘要 ( 135 )   PDF(1089KB) ( 357 )  
    摘要:目的:进一步对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治疗指骨Pilon骨折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进行治疗的32例指骨Pilon患者,把这些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样本,抽调患者的手术资料开展回顾研究观察患者取得的手术成效。结果:手术结束之后,本次抽取的患者其骨折情况都有所好转,部分患者在术后4个星期后开始拆除外固定架,骨折开始愈合,患者手指在固定期间,没有出现感染,通过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标准对患者的手指功能进行评定,有优18例,良10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针对指骨Pilon骨折患者的治疗,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方法可以使骨折伤者的受伤关节得到修复,逐步恢复原有功能,因此具有普及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癌脉管瘤栓的相关因素分析
    顾向森 周凯 何小勇 张杨杨 周悦
    2016 (2):  108-110. 
    摘要 ( 166 )   PDF(1129KB) ( 488 )  
    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脉管瘤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35例食管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及临床特点。结果:535例食管癌患者中有125例发现脉管瘤栓。肿瘤低分化较高分化更易发生脉管瘤栓,统计有显著性意义(P?0.01);肿瘤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脉管瘤栓发生率越高,统计有显著性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瘤栓、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均对患者预后有影响(P?0.01)。结论:食管癌脉管瘤栓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数目有相关关系。脉管瘤栓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磨玻璃样密度肺腺癌脏层胸膜浸润的相关影像因素分析
    丁红豆 史景云 周晓 谢冬 陈林松 王海峰
    2016 (2):  111-114. 
    摘要 ( 139 )   PDF(1163KB) ( 893 )  
    摘要 目的 分析磨玻璃密度(ground glass opacity, GGO)肺腺癌CT特征与脏层胸膜浸润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的740例肺部GGO,其中脏层胸膜浸润组84例,无浸润组656例,分析其与CT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 患者年龄、GGO类型、GGO最大直径、实性成分直径、实性成分比例、距胸膜最小距离、胸膜凹陷征、边缘、形状均与脏层胸膜浸润情况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O最大直径>12mm、实性成分直径>5mm、距胸膜最小距离<6mm、胸膜凹陷征、粗糙边缘是脏层胸膜浸润的危险因素(OR=3.23, 4.41, 3.58, 2.21, 2.65),联合以上五个因素判别浸润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达到0.861。 结论 术前CT特征用于判别表现为GGO的肺腺癌的脏层胸膜浸润情况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发性肺纤维化一例
    闫利娟 秦芸芸
    2016 (2):  115-117. 
    摘要 ( 171 )   PDF(1325KB) ( 819 )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一例IPF进行临床-影像-病理诊断,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患者为老年男性,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 ,影像和病理具有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特点;结论 IPF的病理诊断需要密切结合临床和影像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进展及现状
    廖文强 葛海燕
    2016 (2):  118-121. 
    摘要 ( 210 )   PDF(1145KB) ( 272 )  
    快速康复外科是将现代医学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结合在一起,多学科联合的一项新理论。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最近有关快速康复外科各项措施在临床中应用的研究文献,阐述近年来它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认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肠外科临床中是安全有效的,但具体的临床路径还需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规范化、专科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侧皮质粉碎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孙莅伦
    2016 (2):  122-125. 
    摘要 ( 163 )   PDF(1143KB) ( 342 )  
    摘要: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是高能量损伤的结果,在骨折线斜形或短螺旋形的基础上,常伴有股骨颈后侧皮质的粉碎。后侧皮质粉碎使骨折复位固定后很不稳定;破裂骨块的复位缺失,容易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股骨头缺血坏死。伴有后侧皮质粉碎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近年来在骨折复位技术和内固定器械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硬膜穿破后头痛
    Eroj Manandhar 张晓庆
    2016 (2):  126-131. 
    摘要 ( 157 )   PDF(1224KB) ( 659 )  
    硬膜穿破后头痛是脑膜穿破后的常见病发症。 1898年 Karl August Bier 报道了第一列硬膜穿破后头疼。Bier认为这与硬脊膜穿破后脑脊液持续渗漏有关。本文介绍了PDPH的机制,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式。特殊设计的针尖形状不损伤硬脊膜,减少脑脊液流失,术后头疼发生率明显减少。血补片是较常用且有效的治疗硬膜穿刺后头痛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游离DNA异常甲基化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徐梦娇 童晓文
    2016 (2):  132-135,138. 
    摘要 ( 142 )   PDF(1302KB) ( 456 )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初期常无症状,多数患者往往在晚期或出现转移后才发现,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发生、发展、诊治与DNA异常甲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DNA甲基化机制,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游离DNA是细胞外游离存在于体液中的DNA,可在肿瘤细胞坏死、凋亡等过程中产生,在卵巢癌的诊治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就DNA异常甲基化在卵巢癌的研究进展及甲基化研究方法做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插胃管术在昏迷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刘丽
    2016 (2):  136-138. 
    摘要 ( 140 )   PDF(1154KB) ( 318 )  
    目的 研究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改良插胃管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5.1-2015.12我院收治施行插胃管的80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传统方法插胃管术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改良插胃管术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术后24小时误吸与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改良法)一次置管成功率95.0%高于对照组的62.5%,观察组(改良法)患者插管术后24h内误吸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的25.0%,观察组(改良法)血氧饱和度下降率12.5%低于对照组的8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昏迷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改良后的插胃管术,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有效减少了反复插管,降低插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管圈在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的应用
    王静
    2016 (2):  139-141,144. 
    摘要 ( 121 )   PDF(1114KB) ( 365 )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科室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再由圈员针对问题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最后比较活动前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确认品管圈活动的效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由30.10%下降到13.20%,圈员品管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圈长管理能力、团向心聚力、品质意识、积极性、沟通能力、和谐度等均有所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过程中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李作菊 李婷 陈娜
    2016 (2):  142-144. 
    摘要 ( 136 )   PDF(1211KB) ( 274 )  
    目的:分析在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术中舒适度的影响,旨在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接诊的行非全身麻醉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的SAS、S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又以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术中的各方面舒适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施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